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杜聰明個人收據與繳款通知書

杜聰明個人收據與繳款通知書-臺灣省臺北市政府民國44年第2期田賦實物繳納收據聯,即繳納田賦的收據聯,稅單號碼003351號。業戶姓名為杜林氏雙隨,住址為古亭區龍津里福州街26號,土地所在地為下內埔(臺北市大安區),賦籍冊號碼159號。繳納期限為民國44年12月1日起,至44年12月31日,繳納地點為大安區農會工廠。計算公式(賦額*徵實14.16公斤)+(賦額*收購12公斤)=應繳額。當期賦額2.42元,徵實34.27公斤、隨賦收購29.04公斤,合計63.31公斤。收購應發價款42.40元。中間加蓋「臺北市政府印(單照專用)」關防,右側有臺北市大安區農會的收訖章,時間為民國44年12月23日。右側有注意事項:1.田賦分8月與11月兩期開徵;2.共業土地由代表人負責代繳;3.業戶住他縣市者,應由佃戶代繳扣抵租額;4.稻穀以6臺斗容量檢定,在57.6公斤(96臺斤)以上為合格標準;5.如地目不符應向地政科申請變更;6.實施耕者有其田後,所有放領土地田賦應由受領業戶負擔。 「田賦」為依據各種地目等則土地之賦額,一律徵收實物(農作產物),稱之為「徵實」。「隨賦收購」乃依賦額另外再加徵部分稻米,以官定價格收購。「賦額」指依每種地目等則之土地面積,乘各該地目等則單位面積釐定之賦元,所得每筆土地全年賦元之積。 杜聰明(1893-1986),字思牧,淡水三芝人。自幼聰穎,學業成績優異,8歲入私塾就讀漢學,11歲入淡水公學校。明治42年(1909),杜聰明考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大正3年(1914),以第一名畢業。翌年,考進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大正11年(1922),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為臺灣史上榮獲醫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昭和12年(1937),任職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戰後,受聘為臺大醫學院第一任院長、臺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臺大代理校長等職務。民國43年,創辦高雄醫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杜聰明致力研究蛇毒、鴉片、中藥,均為深具臺灣地方特色的研究。在藥理學上有極高的成就,諸如:研究明減量弁毒療法、尿液檢查法、自蛇毒中提煉鎮痛劑,自木瓜葉提煉製成赤痢病特效藥等。 本件所填列的住址福州街26號原為臺北帝大理農學部長宿舍,杜聰明於民國34年12月遷入此宿舍,民國45年4月遷回中山北路的舊屋,不久再遷居高雄。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臺北市政府
  • 日期
    年代: 民國36-45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