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舊社部落振興會長之印

本物件是舊社部落振興會長之印章,木頭材質。印身為方體,印首設計為圓弧狀,印章為方形,印面鐫刻「舊社部落振興會長之印」字樣。印身一面設計凹槽,以方便使用者很快辨識蓋印正確方向。 日本在昭和5年(1930)前後爆發經濟恐慌,造成農村凋敝,於是在昭和6年(1931)實行「農村經濟更生運動」,在此運動影響下,臺灣則有部落振興運動產生,優良部落的選出,與部落振興運動有密切相關。部落是最基層行政組織街庄下的區域,相當於1個保,最初有以部落單位結成的各種團體,至昭和9年(1934)以後大致通稱為部落振興會。部落內的住民是當然會員,依身分隸屬於部落振興會下青年部、處女部、主婦部、家長部等不同部門。部落振興會的成立宗旨頗為龐雜,舉凡生活改善、產業開發、改善經濟、社會教化皆是;特別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後,部落振興會的社會教化功能,成為推動皇民化運動倚重的團體。本物件中的舊社,為臺灣多處地名的舊稱,通常指稱原住民口傳中早期的社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