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赤崁樓

赤崁樓,又作赤嵌樓,赤嵌,是由平埔語的地名音譯而來。最早是1653年荷蘭人興建的普羅民遮城,屬歐式城堡建築,當地人稱為紅毛樓、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蹟。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等。位於今日臺南市的中西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