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明信片-高雄 埠頭岸壁 臺灣所見

高雄港原名打狗港。清朝在第二次英法聯軍後,開放四個港口,其中就包含打狗港。而後在日本殖民時期擴增港埠,並將打狗改名為高雄,日後發展成為臺灣重要的貿易港口。 明信片說明翻譯:「高雄是臺灣第二大貿易港口,埠頭岸壁是十幾艘一萬噸級的大汽船橫列停靠之處,是非常了不起的規模。米、砂糖、香蕉與其他南臺灣特產都透過巨大起重機裝載,日本本國不用說,也對外國進行輸出貿易。」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