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鵞鑾鼻(鵝鑾鼻)

現今位於屏東恆春的鵝鑾鼻,是日治時期帝國的最南端,屬於高雄州恆春郡所轄範圍。岬角上的燈塔,最早起建於清朝光緒9年(1883),後於明治31年(1898)重新整修。當年順著突起地勢建立燈塔,白色的塔身位在海拔五十五公尺,高出地面十八公尺,周圍一百公尺是鐵鑄圓柱形,頂端的白燭光,可照射二十海浬,在天氣晴朗之時更能看見南方海面上的七星岩,最遠更可望見位在東方的紅頭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