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中生在鹽埕區光復戲院附近街道

照片中約有10位穿卡其色制服高中生及1名穿著西裝成年男性,走在背景為高雄鹽埕區新樂街,背後可以看到大勇路及新樂街口交叉處的光復戲院,該戲院前身為創設於1930年的金鷄館,現為高雄O2捷運鹽埕埔捷運站共構大樓。拍攝時間大約為1970年左右,可以看到各種招牌,如小呂宋、書局等,可想見當時此區熱鬧的景象。鹽埕區早在清朝時為曬鹽的地方,故稱「鹽埕」。日治時期築港與建立鹽埕新生地,成為高雄政商中心。戰後商場及百貨的建造與林立,讓鹽埕區達到顛峰,在1963年時人口達6萬之眾。然而各行業逐漸往其他區域,市政府東遷到苓雅區,加速人口銳減,2008年時人口降至2萬,近日則以發展觀光為主。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