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由草山街道眺望觀音山

草山為今所熟知的陽明山,在日治時期稱為草山,光復後為尊崇王陽明,便命名為陽明山。觀音山位於淡水河口南岸,為地殼活動形成的火山,大約於60萬年前噴發。觀音山之名稱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淡水望去山形似觀音趺坐,由北投望去則如觀音朝天;一說是山上佛寺(西雲巖、凌雲寺、凌雲禪寺)皆供奉觀音大士。(參考資料:臺北縣資訊服務站,http://www.tpc.gov.tw/web9305/about/Town/Bali/Nature.html)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