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治橋鳥瞰

照片中央橋樑為明治橋,即今中山橋,橋下蜿蜒流過的是基隆河,左岸道路為勅使道路、右岸為當時的臺灣神社。 明治橋初建於1901年(明治34年),是鐵製桁架橋,橋面木造,形似吊橋。1912年(大正元年)改為鋼筋混凝土橋面,1933年(昭和8年)新建鋼筋混凝土拱橋。光復後改稱中山橋,為整治基隆河,在民國91年12月20日拆除。(資料來源:中山橋的歷史,http://www.sinica.edu.tw/~tibe/1-care/bridge/history.html)臺灣神社位於劍潭山上,由伊東忠太(1867-1954)及武田五一(1872-1938)共同設計。興建於1900(明治33)年,翌年10月落成,為臺灣唯一的「官幣大社」,祀奉大國魂命、大巳貴命、少彥名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神社境內還有日俄戰爭時使用的大砲、警察官招魂碑及大正天皇即位大典的紀念神苑等設施。神社毁於1944(昭和19)年,因日本客機失事而付之一炬。光復後,於原址改建飯店,即今圓山大飯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