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婦人

愛國大戲院。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新英倫州一個小鎮,時逢聖誕節,家家預備賀節,彼此採辦贈禮,姓「馬殊」的一家四姊妹,面臨此事,又感家窮之苦家裡全是女性,大姊「美兒」,三小姐「雅媚」,小妹妹「白芙」之外,只有二小姐「棗兒」個性夠強,恨不得化身男子漢,媽媽「瑪美」因丈夫「馬殊」隨軍傳教,那時南北軍打內戰,他便投效醫院服役。老姑母性格又頑固,又吝嗇,越有錢,越可怕,「棗兒」時時與他嘔氣,姑母吵鬧完了,又似無事,仍答應用他作伴,同遊歐洲去,「美兒」也打算出任保母,自己賺錢,只有「雅媚」繼續上學,「白芙」在家學習鋼琴,這個小妹妹年輕體弱,又外愁善病,惹人憐愛,「棗兒」性近文學,開始著作投稿,得多稿費,就覺高興。對門所居卻又一個老富翁「詹士」,從來很少與鄰舍往來,自從長孫「羅利」從軍歸來,給「棗兒」結識後,他老人家忽然轉性,高高興興排宴請客,四姊妹全體出席,「白芙」給「詹士」看在眼裡,十分疼愛,竟將家中鋼琴相送,說是幼孫女死後,此琴換新主人,實在他愛上了「白芙」猶如親孫,「白芙」亦感盛意,一老一少,相親相愛。同時,「羅利」以為「棗兒」恰合戀愛對象,努力追求,但「棗兒」身為女兒,卻又雄心,第一要著作成功,復興家業,婚姻暫談不到,甚至他對於「美兒」有了情郎,也大加反對,那位情郎就是「羅利」的教師「老莊」,他聽了勢利的鄰舍婦人一番譏諷,只他將嫁「羅利」,志在那筆巨額財產,他幾乎氣壞了,然而「美兒」與「老莊」情投意合,實行結婚,「馬殊」恰巧回家,就以牧師的身份,主持婚禮,當日非常熱鬧。為了到貧婦家裡,見那個嬰孩死了,死於猩紅熱症,「白芙」十分傷感,立即病倒,幸而未受傳染,醫生診斷尚可救治,全家人與「詹士」方才放心,「棗兒」於是決意出門做事,到紐約去,在葛氏公寓充任保母,有空時繼續寫作投稿,他認為紐約文化水準夠高,資料夠多。公寓有一位房客「巴雅」教授,原籍德國,嗜好音樂,湊巧「棗兒」又是文藝同志,彼此談的投機,有時相伴聽歌劇,「棗兒」很覺高興,因此消滅思家之苦,可是,姑母出洋遊歷歐洲,卻改帶「雅媚」同去,過紐約時探訪「棗兒」,趕著乘船動程,「棗兒」對於「雅媚」的幸運並不忌妒,但聽了「羅利」亦到歐洲去,過紐約時竟沒有來訪,她心中頗不滿,由此思潮起伏,決意休息。冬季將盡,春天又到,「白芙」的病勢還沒有轉機,家人雖瞞住她,她亦自知無望,對最重要好的「桃兒」暢談一番心事,大覺大悟,絕不怕死,她認為姊妹情深,生死並無分別,在「白芙」去世後,「棗兒」埋頭著作,就用小妹妹做主角,寫成一部小說,秋天落葉之時,全書完稿,寄給「巴雅」批評。會有一時很寂寞,四姊妹僅剩「棗兒」獨守家中,忽然「雅媚」跟老姑母回來了,她已經嫁了「羅利」,夫妻回來,「美兒」亦到歡迎,全家團聚,此時「巴雅」依約上門拜訪,交上「白芙小傳」已經正式發刊,「棗兒」很高興,而且這位窮教授,多才多情,提出求婚,即成好事,「馬殊」這一家人,氣象恢復當年的熱鬧。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