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韓國殲匪戰

大世界。猶有古風的韓國農民於日出時即入田工作。而在這古樸的氣氛的又一面,則另是一番景象,附近的道路上,因前線戰事緊張,軍運頻繁,途為之塞。直升機載著和談首席代表哈里遜將軍和其他重要官員直赴板門店會議所在地此為戰地記者們採訪的中心,是時老于事故憤慨萬分的老記者鮑惠爾,以他在板門店兩年以上的經驗,對和談前途頗不樂觀,而年輕的記者員德曼則仍是一團高興,認為和平即在眼前。一面談和,一面戰事轉趨激烈。砲聲隆隆,不絕於耳。瞭望哨又不斷將戰況轉告後方數哩外的砲兵。東線聯軍連長湯姆森年青有為,忠于職守,對部屬則賞罰分明,不愧為一標準軍人,而部屬亦均對其愛戴備至。這個故事就集中在這隊軍人,知他們在這所謂靜寂的日子之中所發生的各項事端上面。一日湯連長忽接命令,命他探聽赤嶺的敵人行動,湯即率領十三個弟兄去完成此項使命,出發不久,即在途中遇一老農,隊中金姓譯員與之談話託帶停戰消息,湯連長以「金」在未能辨清老農身份前,即與其交談,有違軍令,將其譴責一頓。巡邏隊長漸行近友軍砲火正在轟擊中之地區,在炮火掩護下摸索前進。同時,在後方的旅長對他們的情況,頗為關心據砲隊報告,一直沒有街道巡邏隊要他們停止轟擊的請求。旅長立即下令,要他們速與巡邏隊取得聯絡。當消息傳來時,始悉該隊已超越友軍炮火線,建立了一次滲入敵後方的奇功。巡邏隊旋又遇一次英軍,告知他們,此處地雷密佈,僅彼一人知悉有一小逕可以通行,但彼要求他們協助他將受傷同伴撤至救護站使允引導他們通過危險區域。部份隊員雖由英軍領導前進,然不久英軍亦告離隊,不幸地雷爆發,隊員一人犧牲。在另一方面前進之隊員,干涉過一河流時,賀立克為敵所擊,受傷倒地,惟其他各人仍能安全通過。「大個子」和「歐立德」二人奉命掩護,其餘隊員乃得達成任務,繼續向「赤嶺」進發。隊中忽接電令,謂有敵人三百向本區移動,命湯連長偵查具實陳報。湯留下一部份人,看護受傷之「賀立克」,親自帶隊直奔「赤嶺」。右翼的「高斯」發現了大隊敵人進入一條山谷。湯連長立即以手勢招呼無線電員轉報總部。正在此時,無線電機忽被敵擊毀。此時師部已接獲發現三百敵人的報告。師長立即發動海陸空軍聯合攻擊。頓時坦克飛機漫山遍野趕赴「赤嶺」助戰。炮火連天,煙雲瀰漫,人仰馬翻「赤嶺」敵人終於被殲殆盡。惟湯連長於戰事激烈時,不幸受傷,金譯員亦為國捐軀。「赤嶺」之戰聯軍獲得勝利而整個自由世界的反共戰爭,其勝利亦必屬於我們。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