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宮本武藏續集

台北大戲院。武藏與阿通不別而行後,投高僧日觀門下,進究劍術,窮年累月,頗有心得,一日,師邀名家穴戶梅軒與之比武,梅軒身手不凡,武藏險為所敗,乃益潛心修煉,劍術猛進。學成,武藏別師入京,藉廣見聞,少年城太郎隨行。時阿通在京城三條橋賣扇度日,且與朱寶引為天涯知己,惟兩人具不知芳心所戀者均為武藏,時有吉岡清十郎者,頗具武功,廣收門徒,追逐朱寶甚力,怎奈朱寶另有所鍾,不為所動,然清十郎仍時往蓬寮糾纏,冀獲青睞。朱寶之母阿甲,本係風月場中人物,與又八姘居後又八自甘墮落,寄食阿甲蓬寮中,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阿甲厭之,且已與清十郎門徒祇園藤次,互通款曲,儼若夫婦矣!武藏抵京,與吉岡道場武士比武,皆非敵手,場主清十郎引以為恥,亟欲親與一較長短,為藤次等勸阻,又擬赴武藏寓所暗殺之,及抵,武藏已去,且留書相約,於翌日在三條橋一決勝負。三條橋固勝地也,武藏抵步,不期竟遇阿通,久別重逢悲喜交集,阿通泣訴離衷,不勝哀怨,此時清十郎糾眾趕至,決鬪開始,一場廝殺,阿通於驚慌逃避中再度與武藏分離。阿通正無依,却遇朱寶,時朱寶已為清十郎所污,羞愧萬分,欲尋短見,為青年武士佐佐木小次郎所救,迨珠寶洞悉阿通亦眷戀武藏時,因妒反欲求生,小次郎則因朱寶對武藏仍未忘情,頗為不滿。清十郎之弟傳七郎,修行歸來,則兄與門徒為烏合之眾有辱聲譽,堅欲與武藏一決雌雄,武藏力避殺機,以欣賞吉野歌舞自娛,傳七郎自不量力,堅下戰書,激鬪之下,傳七郎終作刀下之鬼。清十郎悲憤之餘,誓為乃弟復仇,小次郎勸阻無效,逐代為轉告,定期在一乘寺松林間與武藏決鬪,時武藏又被吉岡門徒圍困,幸為小次郎斥退。阿通自與武藏分散,萬念俱灰,欲削髮為尼,惟武藏與人決鬪之消息頻傳,阿通聞訊,戀情復熾,決先往尋武藏。武藏於赴一乘寺途中,竟與朱寶相值,堅要武藏相偕逃離,為武藏拒絕,仍毅然赴約,及抵一乘寺,清十郎門徒竟一聲叫喝,白刃齊下,武藏猝不及防,險遭不測,終恃其餘勇,得竄入叢林,是役,清十郎並未參予,圖截攔後路,以逸代勞。武藏喘息數停,復與清十郎遭遇,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然清十郎終告不敵,武藏舉刃直下,剎那間猛憶師訓,為『高士者,有好生之德,』遂捨之而去。阿通追踪武藏,終獲相會,見武藏創傷逐為敷療,武藏情不自禁,突起求歡,未通所拒,武藏頓悟已非,佛門子弟,豈能為世俗煩惱,遂悵然離去,迨阿通覺,則已失武藏所在,奔號呼喚,其一片痴情,為之黯然神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