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盲戀

新世界館。「陸夢放」,雖是心地良善,因面貌醜陋,從小被人歧視,後得其師林稻門之介,到大埔張老先生家去教書,張老先生年老身病,有三子,長為「世眉」家居香港,次子在台灣,其一子一女則寓祖父張老先生處,三子「世髮」在法國讀書,尚未成家,「夢放」所教者即為張老先生之二孫,間有「心荻」者為老先生外孫,謀考大學,因亦請「夢放」。「夢放」因性情孤僻自卑每日除教書外,即以音樂自遣,後發現張家尚有一少女似甚神秘,「夢放」在心莊處得悉其人名「盧微翠」,為張家老僕之女自幼寄為張家,視如已出,尤因其聰慧絕頂,得張家兄妹人人敬愛,惜雙目自幼失明耳。「夢放」因自身面貌醜陋,不願見人,今知「微翠」盲目,乃與之交往,乃發現「微翠」亦好音樂,遂生情愫,因請林稻門做伐,成為夫婦。婚後,「夢放」「微翠」卜居鄉間,「微翠」助「夢放」寫作,「夢放」漸漸成名二人相愛甚焉,生活極為和諧,此時「世髮」忽從法國回來,並介紹名醫,檢治「微翠」盲疾,「夢放」「微翠」為此反為不安。「微翠」檢驗後,如何移目重明,為有持于有人捐贈雙目,「夢放」以不願「微翠」見其貌陋,願以雙目献與「微翠」,因圖自殺,唯有「世髮」發覺,得及早施救,未能如願,「夢放」覺此乃天意,因偕「微翠」回鄉,數日後,「微翠」果得人捐贈雙目,乃接受治療,竟霍然重明,唯「微翠」目及大千世界,凡情俗慾,侵襲純潔心灵,對「夢放」之厭憎頓起,雖「微翠」努力謀拚棄一切,求專愛「夢放」,而總不可能矣,「夢放」則尤覺事事與前不同,不願「微翠」勉強作自我犧牲,為「微翠」幸福,頗想要身遠遁,「微翠」因力求「夢放」念其重明,恢復以前生活,而不得,哀心矛盾,無以自解,情感與理智,理想與事實,處處無法調和,卒進城購藥,悄然回家自殺,及「夢放」發覺,已施救不及。「夢放」與「世髮」為「微翠」葬于墓地後,「夢放」即不知所終,後有過「微翠」墓者,見有面貌陋怪之人,在幕前遺留一稿,追還不及,讀之,則此稿敘述其與「微翠」相愛經過,及其所受所感之複雜心理過程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