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王子復仇記

美都麗戲院。丹麥王子(威列)曾說過這一番話,(有些人因天幸不善而失了理智,或因積習難返而抱憾終身,雖有純潔的道德,亦無法補救)也許就是(威列)生前的悲鳴,終於不免演出一齣悲劇,實則是一個無決心者的悲劇。(丹麥)老王忽然駕崩,王子威列十分傷心,由於守夜衛兵(何理索),(巴那到)與(馬素理)都說老王幽魂連晚出現,何理索初時不信,後來親眼見了不由不信後來跑去告訴給威列曉得,以為老王死得太突然,所以冤魂不散(威列)對於叔王(高樂太)急急繼承大位,服喪未夠兩月,就與寡掃皇后(居桃)成親,心裡非常苦悶,聽報先生顯靈,正想乘機問個明白。丞相(幫朗尼)亦迫他對王子絕交,(賴德)參加新王登基大典,告辭返回法國去,臨行吩附妹妹,(柯妃麗)凡事小心,對於威列戀愛,更該吉重切勿失足,柯妃麗真的愛上了王子,這時聽了哥哥的訓話勉強答應,豈料丞相父親(幫朗尼)意迫他對王子絕交,甚至交談也被禁止,威列身處宮廷,自父亡死後,心灰意冷(高樂太)雖然盡力勸身慰母后(居桃)殷勤挽留,要他長在旁,不許走到國外留學,衛兵(何理索)才是忠誠的心腹請他與幽靈先生相會談話,豈料不聽由可,聽了更加悲憤填胸,先生面對親兒,將被害的怨情描述原來兇手就是(高樂太),因野心奪位,毒殺兄王,又霸娶寡掃,先生叫(威列)設法報仇雪恨。丞相也附屬兼黨,獻媚(高樂泰),見威列忽便瘋狂,認為失墾所致,正喜得計,還恐(高樂泰)與居桃不信,大家躲在廉後,讓(威列)與(柯妃麗)會談,(威列)有意詐狂,將計就計,滿口胡說,把(柯妃麗)申斥一頓,覓動夠入修道院,高樂泰仍未相信,下旨(威列)該到倫敦去,實想調虎離山(威列)對此去留問題,猶疑未決。高樂泰歡宴群臣之夜,酒食歌舞之外,(威列)導演一齣無台詞的短劇,特在新王與新后面前獻演,劇本描述國王遇害,實被奸毒殺,借此暗罵(高樂泰),指(居桃)是淫婦,龍座上一王一睡房,尚想替(高樂泰)辯護,老王又在房裡顯靈,但只有威列能聽,(居桃)卻不見不聞,老王惜(威列)的生日,痛罵(居桃)有失婦道,丞相依簾後偷聽,被威列刺殺。(柯妃麗)才是失戀的痛苦,加上喪父的悲哀,而且(威列)又被(高樂泰)遣送去了英國了,全無人生樂趣,於是決尋短見,投身河中,然而肉體雖得解脫,香魂不滅,艷屍浮流水面,傳為佳話,賴德剛巧回國,得知父親與妹死得不明不白,誤會威列假情假義,害死了柯妃麗,切齒痛恨。威列奉命到英國去,高樂泰託他帶至呈交英王,請將威列處死,但威列中遇了海賊被俘,竟告無恙,被送返國,高樂泰又設借刀殺人之計,利用賴得的誤會仇狠,教他對威列比劍,暗中塗毒藥於劍鋒,在酒中下了毒藥,預備飲毒酒,先自送金賴得奸謀敗露,也死於威列的劍下,最後威列勇報父仇,要高樂泰報命,但他本人亦壯烈犧牲結束一齣悲劇,乃無決心者的悲劇。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