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華路改建商場前的街景-店鋪與鐵路

"本照片為民國40年代的中華路,此時仍未改建為中華商場。照片中,沿著鐵路兩側的商店,即是拆除前違建商店。因是利用鐵路旁的空地臨時搭建,故商店狹小低矮。本照片由上往下拍攝,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店的屋頂結構,以及商店背後的鐵路。 中華路的歷史演變,實為臺北城史之縮影。日據時期(1900年代),拆除臺北府城的西邊城牆,填平護城河,拓寬成為西三線路,即今日中華路一段。因縱貫鐵路亦沿此路而行,故整體路幅顯得更加寬廣。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大批軍民隨之來臺,為求安置棲身,政府委託臺北市警民協會,沿鐵路兩側,以木、竹搭造臨時性的棚屋,出租供民眾暫住或做生意。隨時間入住人口增加,持續擴張搭蓋,逐漸形成大型違建,居住環境不良,形成都市問題。民國50年4月22日,中華商場落成啟用,由8座3層樓連棟式樓座組成。中華商場曾是臺北地區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民國81年10月20日,因應捷運施工與都市計畫而拆除,改造成林蔭大道。 "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