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動物園大門內景

照片為民國40年至50年代,位於圓山的臺北動物園,大門內的景象。大正3年(1914),日本人大江氏在圓山開設一處供民眾觀賞花木與動物的場所。翌年被官方收購,大正5年(1916)正式對外營運,有70種148隻,被視為今日臺北市立動物園之源頭。二次大戰末期,臺灣頻遭空襲,為避免猛獸在欄舍毀損後逃出傷人,自昭和18年(1943)底開始將猛獸處死。臺灣光復後,從民國40年代開始,逐漸修復、增建,並引進新的動物。動物園與兒童樂園,早年民眾對圓山最印象深刻的事,因位於圓山,故慣稱為「圓山動物園」。民國75年,為提供動物更好的環境,增進動物園的教育功能,動物園搬移至木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