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新公園內的臺灣省立博物館

一婦女於新公園的水池噴泉前留影,後方即為臺灣省立博物館,拍攝時間約民國40年代。日據時期的公園建設,常見水池噴泉,甚至是小型人工湖。新公園的噴泉水池,成為民眾拍照的熱門景點,將水池與博物館一同入鏡。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開始推動小區域的都市計畫,明治33年(1900)臺北公園開園,為臺北市中心區第一個公園。因落成時間晚於圓山公園,故以「新公園」稱之。大正2年(1913),公園擴建,並新建「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改稱「臺灣省博物館」。民國38年,再改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民國85年(1996),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並於隔年在公園內設立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