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賓館入口與外觀

臺北賓館的大門與圍牆,門口有臺灣光復節的裝飾,該建築原為臺灣總督官邸。日本據臺之初,總督官邸多暫時沿用清代的官署衙門。明治34年(1901)總督官邸落成,由日本建築師福田東吾、野村一郎設計,外觀為文藝復興式風格,磚造與石材混合使用的二層樓建築,屋頂為木製屋架。因空間不敷使用與屋頂腐朽,大正2年(1913)改建完成,外型改變成華麗的巴洛克形式,木屋架換成鋼骨,屋頂換成馬薩式屋頂。總督官邸的住宅功能擴充,轉變成接待貴賓、皇族之地。臺灣光復後,先充當臺灣省主席官邸。民國39年,移交給總統府,改稱為「臺北賓館」。民國52年,撥借給外交部使用,作為招待國賓、晚宴的場地。民國87年,臺北賓館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