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車站的國慶裝飾

早年的臺北火車站遇雙十國慶,均會有大型裝飾看板,慣用雙十圖案、中國全圖、國旗、吉祥紋飾等等,以彰顯節慶喜氣。臺北車站有前後站之分,本照片為前站的景觀。臺北車站最早為光緒17年(1891),臺灣巡撫劉銘傳所建,站體為歐洲棚式車站。日據之後,為配合鐵路改線與市區改正,遷移車站位置,於明治34年(1901),啟用新的車站。照片的臺北車站站體為第三代的建築,昭和14年(1939)原地改建,帶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水泥建築,車站的使用空間擴大。昭和16年(1941)落成,改稱「臺北驛」。當時的市營公車,也是以臺北車站作為路線的主要起點。光復後,第三代車站繼續沿用,由於車站位於市中心,公路局長途客運的臺北總站即於旁邊。在臺北都市化快速成長之際,中南部的外來人口進出臺北,多依靠臺北車站及周邊的客運。火車站不但是返鄉、相約的常見地點,更是標記臺北、留下回憶的最好拍照地點。民國70年代,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啟動,第三代車站也於民國75年3月1日開始拆除。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