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科舉考試秘笈(大賢自明其號)

本物件為「清代考試舞弊小抄,題旨:何以異於人哉至而處者」。清代科舉考試舞弊所用的小抄,所用紙張甚小,以毛筆抄錄,字體微小、間用簡字。模擬題旨為「何以異於人哉至而處者」,寫於紙中間,字體稍大,已將原文簡化,小字者為該題之論述。題目出自《孟子》離婁下篇,儲子曰:「王使人媪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齊人的故事,另節錄原文如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徧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明清時期科舉,命題以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與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範疇。因科舉考試關係到功名利祿,故難免有考試弊端出現,如「賄買」、「夾帶」、「代考」等方式。「夾帶」或稱為「懷藏」,即是以毫芒細字將參考資料,抄錄於小紙條、小書、衣物之上,甚至直接購買印刷版的小書,如《四書全註》、《五經全註》,以便瞞過搜身檢查帶入考場。夾帶的方式,如藏於衣服鞋襪、筆墨文具、食品、蠟燭等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