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總督府土木事業概要

本件為土木局工作記要,包括營繕、交通、河川、水道、港灣、鑽井各方面。營繕方面,紀錄日治初期以來各官廳、醫院、學校之修築過程,並因應臺灣亞熱帶,熱帶氣侯而在木材上塗布防腐材料等措施。交通方面,從各方籌措資金,並課地方稅,以進行道路工程,例如連結桃園宜蘭之番界橫斷道路、蘇澳花蓮間之道路等。河川方面,針對臺灣各大主要河川個別調查,並建立堤防,以防止暴雨對稻田造成損害。水道方面,上水道是最為急迫的工程之一,尤其對在這個一年大半時間以上都非常炎熱的本島上來說此工程更是迫切。日本治臺前時於戶口稠密之都市皆無具備水道設施;當然連掘井設備尚且都還不充足,多數人飲用著來自河川溝渠骯髒污穢的水。故於明治三十年先在本島貨運吞吐量大的基隆地區水道著手,爾後再開始著手其他重要市街之水道;目前約有十四個水道竣工,另外還有三個水道目前還在施工中。接著舉了臺北水道、基隆水道、臺中水道、高雄水道、臺南水道、嘉義水道一個個予以說明,這些水道工程共花了十五萬元之地方稅預算。關於市區改正及地下水方面,本來本島之市街巷弄狹小陰濕,空氣不流通,光線也不易照射進來,汙穢之水常常淤積於此,故不潔病菌常常潛伏於此而造成疾病產生。因此日本開始治臺後認為此件事情為急需處理之事。明治二十九年日本政府運用了一些事業費,在臺北市街一部份地區開始排水工程的施工以及開始計畫下水道之工程。在都市重整計畫中將一些公園等等的設施重新調整,再增加樹木比例增加美觀。港灣方面,本島港灣主要由西海岸往北基隆淡水,往南有安平打狗,目前就基隆、打狗兩港正在實施築港工程。基隆港預定於大正十二年;高雄港預定於大正十四竣工。接著,為了要清除安平港年年淤積之泥沙以便船隻如小蒸汽船及戎克船進出方便,明治四十年增加臺南廳館內營業稅之稅收來增加財源。其他可以開港讓中國船出入之港口為舊港梧棲鹿港東石港東港媽宮等港口。另外於東海岸一帶,由於有中央山脈將此地與西岸全部隔開,此隔離狀態造成產業文化發展之妨礙,故認為目前不需要特別於同海岸加強修築港灣。在鑽井方面,臺灣本島南部一帶降雨時期有限,而田園灌溉必要時期降雨量是最少的,而甘蔗田之給水量也並不充足,更何況一般之飲水缺乏;而臺南嘉義東邊一帶山脈與海岸之角度傾斜所產生之礫沙含水層內還有豐富水源,可作為田園灌溉以及飲用水來使用。為了此目的調查,於明治四十五年,臺南嘉義兩廳管轄內依順序試行鑽井工程,於大正三年竣工。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