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刺繡作品

本物件為「高跟弓鞋」,為纏足女性所穿的鞋子,鞋面黑底,繡有吉祥的飛禽(鶴)、走獸(鹿)。「弓鞋」即纏足女性所穿的鞋子,以其鞋底內凹,而狀似彎弓而得名。「弓鞋」也稱之為「三寸金蓮」。「三寸金蓮」原指纏足的小腳,以三寸來泛稱小腳,後被擴大指涉為小腳穿的鞋。弓鞋主要用布縫製,腳踵之下附上木枕,使拇指和蹠面有堅固的支撐點。鞋的上端裹布,然後在脛的下端結紐。另有一種高筒式弓鞋,其形像小靴子,製作更加精緻,通常為富家人家所用。穿弓鞋時,還會在小腿處套上繡有花邊圖案管狀的布塊,稱作「飾褲」或「色褲」,用以遮住裹腳布以增加美觀。臺閩式的弓鞋和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率有差異,其特點有;(一)鞋後幫加縫一大塊提把;(二)鞋後跟為高跟式或加有蹺底;(三)鞋身呈圓柱形。臺灣漢人女性的纏足風俗,主要由閩籍移民帶入,其纏足的比率較高,而粵籍女性則依原鄉習俗大多不纏足。纏足大致可分為2階段,女子4-5歲時,將大拇指外四個指頭緊縛屈曲在蹠面;7-8歲時,將其蹠骨用力屈曲,使舶狀骨脫臼,再用長約15公分、寬10公分左右的白布纏繞緊縛腳盤。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