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荒木十畝(雙蝶圖)

題材: 飛舞之雙蝶與鳶尾花 構圖: 本圖為掛軸。畫面上方為兩隻黃色蝴蝶。畫面中間會有粉色水仙兩株,一在前、一在後。後方一株僅繪製該株水仙之右半部,左半部在畫面之外。兩株皆由畫面左下方向右上方伸展。最下方以墨色團塊象徵植物生長之地面以及根部。最左下方有落款與鈐印一枚。背景無景物,其餘部分皆留白。 內容描述: 上方兩之彩蝶,最上方一隻向右飛,較下方一隻向左飛,兩隻型態皆為展翅狀。 畫面中部之花朵,根據花型與莖桿、葉面綜合判斷,應為粉色鳶尾花。較靠近觀者又分為兩朵花與一朵花苞。較下方盛開之鳶尾,色調較淺、偏向白色,較上方者用色較重,兩朵皆向上方伸展。花苞則與較上方之花朵為同一莖桿。 此莖桿有呈現較不同之莖節變化。此株鳶尾之葉片,以對比較大之濃淡墨彩,展現出葉面之正反兩面。較淡者為葉之背,較深者為葉之正面。並有部分跨出畫面之外。向左有伸展。 後方之鳶尾整體色調偏白,僅於花辮前端略施紅墨點綴。葉片部分以較濕之淡墨呈現。 最下方以團塊,表現地面與植物根部型態。 整體而言,本畫偏向文人風水墨畫,較重視墨法。鳶尾花生長方向向上與彩蝶飛行方向之左右相互呼應,輔之以左下方鳶尾畫面之外的構成、葉片向畫面外伸展等,構成畫面視覺方向的開展。 兩株鳶尾前後搭配,與部分葉片向觀者伸展之方式,暗示了景深。 至於花葉濃淡象徵葉面之正反面,以及一片葉面上莖由濃淡並陳之方式,展現出葉片在生長中的自然翻轉型態,使畫面更具鮮活氛圍。 筆法: 以沒骨水墨為主,具有文人畫風,重視墨技。上方雙蝶採勾邊方式,翅膀以黃色水墨為底,施加墨點強化翅膀重點。蝴蝶身軀以淡墨呈現,略加數筆勾畫出腳部、觸角與雙眼。 花卉葉片部分皆為沒骨。花朵部分,皆以赭紅色墨,輔以粉白表現之,略呈現粉白色。部分重點,如花蕊或部分紋路、葉脈等,則輔以墨線強化之。部分莖桿以墨色濃淡成為團塊之方式,表現出之桿上莖節的變化。葉面正面以調性較重之濕墨表現,葉之背面以極淺之濕墨,輔以淺色墨線表現之。 地面與根部之墨團,採黃褐色輔以淡墨,縱向落筆構成。型態變化較大,分布較集中於畫面左下。 落款、鈐印與題跋: 左下方落款為「十畝」,鈐有一印為「亞」字。 以此判斷,本作品作者應為荒木十畝。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