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風俗畫(台灣風俗畫---鸞堂)

題材: 鸞堂中扶鸞之景象 構圖: 近景為兩人立於一左下右上斜放之桌,右方一人手持工具筆畫於桌面,左方一人站立觀看桌面。兩人中間後方,有另一桌,桌後有一人,正以毛筆書寫文字於桌面之紙上。人與桌皆有受到遮擋。前方兩人之右後方,另有神桌之一角。 畫面右上有輔以裝飾於四周之方塊文字,以日文書寫鸞堂與其內容。畫面四周線框外之右上方、正上方、與左方,另有書寫文字,說明本印刷品之基本資訊。 內容描述: 表現出台灣傳統宗教場所中鸞堂以及扶鸞儀式之景象。扶鸞也稱扶乩。 前景中右方站立一人雙手持扶鸞工具,於桌面上進行扶鸞儀式。左方一人,站立觀看桌面上。兩人皆為傳統服飾打扮,左方之人無戴帽,衣著為紫色長衫,並搭配飾有雲紋之黃襖。右方之人有戴帽,身著灰色長衫,裝束與後方書寫之人一致。以儀式與場景看,兩者同為鸞堂人員。左方為前來鸞堂問事之人。 扶鸞進行之桌為灰色,與右後方神桌下方顏色一致,後方書寫之桌為黃色。神桌上方表現飾有雲紋,桌面型態也書卷狀收邊,顏色為暗紅色。 右上方以展開之軸捲,上書以對鸞堂之日文介紹方式呈現。 由印刷品四周邊緣文字可之,此為向日本人介紹臺灣風俗之系列印刷品之一,且發行於明治三十六年,繪製地於今台北大稻埕,印刷者則位於大阪。 筆法: 以較接近工筆、寫實之線繪上彩方式完成初稿,衣物部分,輔以墨點強化立體感。畫面完成後,再經由彩色印刷紙本發行,表現出台灣傳統宗教場所中鸞堂以及扶鸞儀式之景象。扶鸞也稱扶乩。 落款、鈐印與題跋: 右方邊緣處,印有一行「臺灣總督府許可」。 上方邊緣處,正中字體較大,印有自右向左寫之「臺灣風俗畫」文字一行。右方則以小字,由右向左印有「第參輯之一」。可見其為具有向日本人介紹臺灣風土文化功能之系列印刷品之一。 左上方邊緣處則印有「不許複寫」左下方邊緣處,則書寫「明治三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印刷 仝年仝月二十日發行」。再其下為右方為「畫作兼發行者 台灣台北廳大稻埕千秋街四番戶 河野八十吉」,左方為「印刷者 大阪市南區鍛治屋町四十七番邨 高野久治郎」 由此推估,河野八十吉,應為繪制者、發行者,高野久治郎為印刷者。印製與發行時間為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