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に於ける優良部落施設概況

本物件是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於昭和15年(1940)發行之《臺灣に於ける優良部落施設概況》書籍。封面右上角印「昭和十五年」、「臺灣に於ける優良部落施設概況」出版年和書名,左下角直印「臺灣總督府」字樣。內文之前有序、部落教化與國語普及設施一覽表、目次,以及共7頁14張的照片。內文按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等順序,介紹共26個優良部落的位置、環境、現況,以及各優良部落之部落振興會的沿革、設施、組織與會員情況、規約、經費、經營方針、振興計畫及各種實行業績等。最末頁式版權頁,上載印刷、發行資訊。 日本在1930年前後爆發經濟恐慌,造成農村凋敝,於是在昭和6年實行「農村經濟更生運動」,在此運動影響下,臺灣則有部落振興運動產生,優良部落的選出,與部落振興運動有密切相關。部落是最基層行政組織街庄下的區域,相當於1個保,最初有以部落單位結成的各種團體,至昭和9年以後大致通稱為部落振興會。部落內的住民是當然會員,依身分隸屬於部落振興會下青年部、處女部、主婦部、家長部等不同部門。部落振興會的成立宗旨頗為龐雜,舉凡生活改善、產業開發、改善經濟、社會教化皆是;特別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後,部落振興會的社會教化功能,成為皇民化運動倚重的對象。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