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遊記

臺灣遊記首先以一隻臺灣水牛在河裡休憩的插圖為開頭,接著作者敘述了他在臺灣各處遊賞之經歷。包括臺灣與我、神戶到馬關、長府到乃木神社、瑞穗丸船中、基隆到臺北、臺灣神社、臺北見物、老新聞人之氣焰、病友訪問新店遊賞、臺北圖書館、總督府及總督官邸、臺北醫院、臺北大學、大溪到角板山、角板山的一夕、角板山至新竹、新竹至臺中、臺中見物、臺中到埔里、日月潭、大林、日月潭到二水驛、虎尾、嘉義概觀、登阿里山、阿里山途上、阿里山概觀、下阿里山、嘉義至臺南、臺南見物、嘉南大圳、臺南至高雄、四重溪、往北上之途、屏東與鳳山、高雄至鹿港、鹿港概觀、再次抵達臺中、林家訪問、往淡水前去、草山雅集、草山及其附近、芝山巖與和尚州、澳底之北白川宮殿下紀念碑、宜蘭、礁溪至基隆至臺北、離開臺灣時種種希望、蓬萊船中之安樂窩、門司馬關別府、別府至由布院至耶馬溪、耶馬溪羅漢寺中津、遊國東半島(一)、遊國東半島(二)、別府及瀨戶內海、大阪的風京都的雪、濱寺的半日、雨雪中的山鼻、三夜莊的午餐、身邊的變化。等等之遊賞描述。接著作者又將在臺灣的所見所聞以及跟日本間的連結稱為臺灣佔領的意見書以下項目分析:關於臺灣之概念、歷史上的臺灣、鄭芝龍父子、豐臣秀吉與臺灣、德川家康與臺灣、日本人的海外進出、臺灣與鄭成功、彼理的來朝與臺灣、日臺間之接觸、中國統治時期之臺灣、日本與菲律賓群島、臺灣特殊之產物(米、茶、砂糖)、奇拔的養魚池、阿里山之森林、關於臺灣生番、在臺人種及生活情形、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之事等。還附有遊臺時之紀錄照片及地圖。如臺灣行遊略圖、臺灣古地圖、瑞穗丸與瑞穗丸甲板上的蘇峰學人夫妻、臺灣神社前、臺灣總督府及臺灣總督官邸前一行人之合照、於臺灣蓬萊園報社記者會合、於大溪之有志者歡迎及角板山之蕃社、角板山蕃童之作品、臺中松岡富雄氏邸熊本縣人會、往埔里途中及埔里歸途、往日月潭途中及日月潭歸途蕃婦之杵歌、於虎尾神社之紀念植樹及鳳山的鳳梨園、於虎尾熊本縣人會歡迎辭、阿里山及塔山之斷崖、阿里山的神木爬樹伐木、臺南的鹽田及高雄港的竹筏、嘉南大圳、板橋林本源邸、草山溫泉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