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雕像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雕像,為1935(日本昭和10年)紀念日本「平台之神」能久親王的立像雕塑作品。第一圖展示能久親王正面脫帽戎裝立像,左手扶握軍刀,右手持高頂禮帽;第二圖展示立像左側面造型;第三圖展示立像背面造型,底座邊緣鐫刻「昭和十年」、「紀念六月十七日平定紀念會」等銘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又稱「能久親王」,為日本德川幕府末期至明治時代的皇族;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九子。生於日本弘化4年2月16日,卒於明治28年10月28日(1847-1895)。幼名「満宮」,1858(日本安政5年)10月,日本仁孝天皇指定他為「猶子」(繼承人),封為親王,賜名「能久」。根據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第五任館長山中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考〉記載,能久是在1895年(日本明治28年)「乙未征台之役」中,即因罹患瘧疾死於台南豪族吳汝祥宅邸。能久死後,日本人將他神格化,定吳汝祥宅邸為其「終焉之地」,並興建「臺南神社」,又以10月28日為其「薨去」之日,定為臺灣神社的「例祭日」。1901年建成的台灣神社(現址為圓山大飯店與圓山聯誼會),即以能久親王為主祀神祇。1930年後,日本政府明令只要能久親王行經、休憩、留宿過的地方,都建立最高規格的史蹟紀念物。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