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書道頌五言詩

書道源流遠,含蘊中華魂。優美顯殊致,藝境見性真。毫毛恬筆造,竹木倫紙神。秦代八體具,漢遺石經林。鍾繇書奧古,大家衛夫人。右軍稱書聖,獻之亦絕倫。魏碑承瑑隸,龍門品自璡。草書菁華品,智永千字文。唐朝書道盛,各體畢具陳。初唐歐虞褚,婉雅疏瘦品。顏柳風丕變,磅礡氣超群。懷素集聖教,王筆泐貞珉。宋蘇黃米蔡,各自領風雲。元季趙松雪,蘭亭跋世聞。明南董北米,才賦隽逸新。遜清倡文教,傅王鄧翁振。漢魏碑志盛,篆隸勢成均。民國共和舉,書道方家伸。道州何書盛,康梁書法深。稚老瑑古拙,平廬甲骨尊。標準草書于,柏臺劉遵循。中國書法社,濟濟倡導勤。七友開風氣,渦陽馬功勛。復我優文化,挽此世風醇。光芒射寰宇,群策振斯文。書道頌。癸丑夏,侯傅勛撰書。印章:東婁軒(朱文橢長方印)、侯傳勛印(朱文方印) 這是歌頌中國歷代有貢獻書法家的五言詩。詩的末段提到民國以來的書法家有吳稚暉的篆書,董作賓的甲骨文,于右任的標準草書,劉延濤遵循于右任的標準草書的風格,馬壽華、陳方、陶芸樓、鄭曼青、張穀年、劉延濤、高逸鴻於民國44年(1955)成立的七友畫會。作此詩時,吳稚暉、董作賓、于右任皆已逝世。其中的「渦陽馬功勛」是指七友畫會的領袖馬壽華,因為他是安徽渦陽縣人。此書道頌應該主要是針對歌頌馬壽華的書法成就,可以接續中國傳統的書法大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