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本地理風俗大系

本書先說明日本的領土範圍,從東北的占守島到西南的臺灣鵝鑾鼻。又談到同樣身為島國的英國的發展及對照。再依照日本的地勢、地質、河湖、氣候、動植物分類。人文的部分則依照人種及語言、教育、政治外交、軍備、產業、交通通訊做分類。並且收錄了當時的照片,依照前述的分類方式,將照片分門別類收錄。另外還有地圖,有日本版圖、人口分布、山脈走勢等地圖也包含在內。目錄如下:總論:總說:日本帝國的領域、同樣做為海國的日英對照、從大陸傳至日本的地文狀態轉移、太平洋及日本、日本國民的鄉土。地勢:日本群島概說:花綵烈島的中樞、三大弧的大勢、表面起伏、內外帶區別、南日本及北日本、日本群島地形區分;本州弧南彎及琉球弧:概說、南日本外帶構造、南日本外帶地形、南日本內帶構造、南日本內帶地形、瀨戶內‧畿內地塊帶、南日本火山帶、琉球弧與臺灣;本州弧北灣及千島弧:概說、北日本外帶諸山地、北日本內帶地勢、北日本火山帶、北海道及千島、樺太島南半;富士帶及南洋諸島:富士帶概勢、馬里亞納弧及帕拉歐弧、加羅林弧及瑪歇爾弧;朝鮮半島:概說、地勢區分、北朝鮮北部地勢、北朝鮮南半地勢、南朝鮮北半地勢、南朝鮮南半地勢;結尾:地勢總括、群島由來;山系及水系:序說、西南日本、東北日本、北海道、樺太、臺灣、朝鮮、火山及水系。地質:總說:序說、東北日本、西南日本、琉球弧‧千島弧‧朝鮮、內地各地質系統及分布面積;地質各論:古生界、三波川系、御荷鉾系、秩父系、領家變成岩系、中生界、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新生界、第四系、結尾。海岸線: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線:概說、南日本的太平洋岸、北日本的太平洋岸、津輕海峽的沿岸、日本海岸、瀨戶內海、面向支那東海的九州西海岸;其他海岸線:北海道樺太的海岸線、朝鮮半島的海岸線、臺灣海岸線、琉球諸島和千島列島。湖沼:總說:湖沼研究調查沿革、湖沼地理分布;湖盆成因及型態:概說、岩盆內湖盆、堰止湖盆、湖盆型態異常、湖盆底質;湖水理化學事項:湖盆中涵養水分、水位變化、表面定常振動、透明度、水色、水溫、湖面的凍結、各種水質、化學構成。氣候:氣候因子:序說、氣節風、山系、海流;暖寒兩候:寒候、暖候、寒候及暖候的過渡期。動物及植物:動物地理分布:序說、臺灣、琉球弧島、對島及濟州島、北海道、千島列島及樺太、朝鮮、本州‧四國‧九州、結論;植物:概說、南帶、中帶、北帶。沿革:日本帝國的發展、日本民族成立、中央集權確立及國郡制定、地方政治崩壞及群雄割據、德川幕府的諸大名配置、幕末大名祿高一覽、明治的府縣藩三治沿革及後來的地方政廳設置。人種及語言:日本人:序說、日本人的體質特徵、先住民的人種地位、原始時代人種地位、結語;日本住民:序說、朝鮮人、愛奴人、鄂羅克人及尼夫赫人、漂流的白人、臺灣住民、南洋諸島住民;日本語:序說、烏拉語系‧阿爾泰語族、日本語與琉球語、日本語與朝鮮語、日本語與愛奴語、日本語與印尼話、日本語與印度中國話、日本語與中國話、日本語與通古斯語及其他、結語。教育:沿革:教育的意義、古代及中世教育、近代教育、明治維新及教育;現況:幼稚園、小學、中學及高等女學校、高等學校及大學、實業教育、私立大學‧專門學校及其他、師範教育、殖民地教育、教育的特徵。人口及聚落:人口:人口增加及人口論、德川期前的人口、德川時代人口、明治以後人口、將來人口對策;聚落:聚落的意義、聚落的發生、聚落的分化、中世都市的出現、德川時代都市、現代都市的發生、聚落設定的條件、村落位置、村落分類、都市位置、都市分類。政治與外交:政治制度及地理要素:政治縣項的地理考察、政治制度的地理要素、從國家面積看日本、政治組之要素來看國境、島國型態及位置及政治組織、地方行政的中央集權化及地理要素、行政上的地域制及地理構造、自治行政及鄉土地裡關係、公民生活及地理學。外交:總說、我國對外條約關係現狀、我國對外關係、和中國關係、和蘇維埃政府關係、和美國關係、和英國關係、和其他國關係、外交機關、在外公館配置、我國駐外公館、聯盟外交、國民外交、我國國際聯盟協會。軍備:陸軍軍備:國防上帝國地位、我國陸軍軍備及基礎、帝國軍隊特質及其使命、帝國兵制起源、我國陸軍組織及現勢;海軍軍備:海國日本的意義、得天獨厚地理優勢、掌握海權及國家興隆、帝國海軍的使命、帝國海軍的變遷概要、國產轉換時代、國產鋼鐵時代、我國海軍現狀、結語、倫敦海軍會議及我國海軍、軍需條約的對策。產業:農林‧水產業:農業、林業、水產業;礦‧工業及貿易:礦業、工業、貿易;農業:我國農業地位、耕地狀況、農業生產、麥及其他主要農產品、養蠶業、畜產業、農家經濟狀況、小作問題;水產業:概說、沿岸漁業及沖合漁業、遠洋漁業、海外漁業、水產增殖、水產製造、水產貿易;林業:概論、國有林、民有林、林業金融、民有林業的將來;礦業:序說、石炭礦業、石油礦業、金銀礦業、銅礦業、鐵礦業及製鐵業、硫化鐵‧鉛礦業、亞鉛工業、滿俺‧硫磺礦業;工業:沿革、現狀概觀;經濟及商業:株式會社組織盛行、巨大銀行的跋扈和銀行整理、金融界出動的保險會社、新興勢力信託及銀行之爭、最大化經濟、商業合理化及商店法的制定、商業尖端的商品、夾縫中游擊小賣商的立場、交易所的重要機能;貿易:序說、明治大正時代、貿易減退、對外貿易不振理由、和美國關係、中國市場及其他、經濟界的蕭條及關稅率、環境支配及輸出品、邦人同志的競爭;交通及通信:交通:陸上交通、海上交通、內陸交通、空中交通;通信:概說、電信、電話、無線電信電話。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