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如何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探索1970年代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故事    

新竹之所以會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主要的聚集地,可追溯至一九五八年交通大學在新竹復校開始,以研究電子為主,一九六三年開始以半導體為主要研究領域,並建立半導實驗室,四十年來不斷培養出半導體產業中間人才。 萬邦電子是新竹第一家以生產電晶體的民營半導體製造公司,當年由交大負責技術開發,而萬邦電子負責生產的產學合作模式也為日後學術界與產業界建立良好的互動基礎。 在一九七〇年代以半導體產業帶動台灣產業轉型,並從美國廠商引進IC製造技術,工研院也在一九七四年九月成立電子工業研發中心,負責推動積體電路工業發展計劃。後來這項技術移轉民間的聯華電子,到一九八三年底時,是國內高科技產業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一九八五年後,張忠謀提議將超大型積體電路實驗工廠轉為從事專業晶圓代工司,並獲行政院的同意。台積電的成立開創了國內半導體產業中新的商業模式。隨著聯電與台積電的成功,也掀起國內IC設計公司與製響公司成立的熱潮,紛紛成立於新竹科學園區,新竹逐成為全台灣半導體產業生產的重鎮。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7&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