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來看,觀光屬於旅行之一種,若從休閒文化來看,旅行則是觀光事業之一項。旅行所具有之觀光意義,隨時代進步而發生很大變化。早期旅行是為了做生意,以經濟性旅行為主體,此外尚有因政治及軍事因素而旅行者,而到中世紀以來,逐漸轉變為到寺廟、教堂參拜或聖地巡禮等宗教性旅行,其規模甚為龐大。近代工業革命後,因都市人口密集、社會經濟繁榮,加上講究個人自由意識為基礎之遊憩觀念日益興盛,使觀光旅行風氣日漸盛行;同時在資訊時代,觀光對象亦因都市生活煩躁乏味,漸以富於自然景觀之風景名勝與生態保育區為觀光目標。觀光旅遊隨目的地的不同,而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景觀現象,這現象是經長年累月的人文與自然交織而成,能提供人們觀光、遊憩、觀賞、研究及體驗等用途,又稱為觀光遊憩資源,通常分為兩大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就歷史文獻與觀光事業的關係來看,歷史文獻是一項觀光文化資源,是觀光事業規劃的重要依據;歷史論述強化深化旅行的品味,也促進觀光事業的發展;「觀光」打破傳統蒐集文獻的觀念,歷史文獻的功能可以無限遼闊。要加強觀光產業的展望深度需有以下認知:觀光是一項綜合性休閒文化產業;觀光要加強發展地方文化特色;觀光需與歷史論述並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7&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