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舞蹈

魯凱族的歌舞特質是在迎神靈迎祖魂時,下達人情心意,從原始型態的生活舞蹈,演進到向風俗性過度的舞蹈形式。依神話傳說,宗教信仰,經濟生活,表現文化的形象特徵。魯凱族以踏、蹬、踏點、跳踏、跳擦、搖、滑、踏提、踮步、跳併步、涮、作為舞步,而以身體的屈、伸、仰、振、變幻動姿,用不同的節奏調度,合以族律不同涵意的歌,大多用於祈年、酬神、拔病、溝通祖靈,以及節慶聯歡自娛。魯凱族人體型態的趨伸俯仰,肢體語言的曼妙舞姿,在豐富的變化舞蹈中主要舞步的基本結構約有三種:1.四步舞2.勇士舞3.踏步舞。四步舞是魯凱族祭舞盛會上最常見的一種舞步。男女老少都可加入舞跳,所有與會人互相牽手圍成圓,一般是男性舞者在隊伍的前面,女性舞者接在後面,按輩份排序,隊伍的最前方往往是部落的頭目或長老領舞。魯凱族的勇士舞,若能英勇完成狩獵或獵首的行為時,便會以雄壯的舉止,讚頌勇武的功績,通常會合以英雄報功歌(有時配舞,有時沒)。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杜奉賢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2003-08-15
  • 全集/系列名
    霧臺鄉西魯凱群古文書與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
  • 地點名稱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三地門/北溪
  • 緯度
    22.6455/22.7069/23.0367
  • 經度
    120.609/120.643/121.29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