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斗作為保和宮之大木結構,具有支撐及傳遞重量之功能。樑柱繪有仙人成虎與仙鶴圖,本照片為2018年末開始大修時註記號碼階段所拍攝,不確定本次大修是否被替換。
【廟宇簡介】
蘆洲保和宮為蘆洲當地之知名廟宇,主祀神明為保生大帝,為蘆洲兌山李氏宗親自唐山鄉內恭迎白礁分靈金身來台,隨行者並有虎爺與中壇元帥。李氏祖先入墾蘆洲後,建有一草寮小廟,輪流祭祀保生大帝,即是保和宮的前身。
至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由前清貢生李樹華約集族內先賢研商討論,在宣統三年(1911年)建造廟宇,並命名「保和宮」,即為今日之保和宮。該建廟的歷史與沿革,詳錄於保和宮內之「蘆洲保和宮建設記」石牌上。
在民國五十七年(公元1968年),保和宮建成後歷經一甲子,風雨摧磨下,廟宇極待整建,於是廟委會議定於民國六十年開始重建工作。並收錄有洪派五虎將之一張添發司阜的交趾陶作品,為廟中重要文史瑰寶。整座廟體採傳統閩南式建築為主,廟前建有廟埕與戲台,廟宇內部雕樑畫棟極為精美,向來為蘆洲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