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熱燈器33型

此件含白熱燈器及紗罩。燈器為銅製,上方燈頭為圓柱狀,附有一根金屬線,可懸掛紗罩,並固定於燈座;下方燈座為圓錐狀與圓柱狀構成,內部裝設有班生管、汽化管及分流管。紗罩為白色網狀,附有束繩,材質為特製的石棉,燃燒後會鼓起變成燈泡狀。 此為早期燈塔發光之光源,歷史達百年以上。使用方式是將煤油筒與貯氣筒加壓,將煤油噴入蒸熱器,加熱為氣體點火。燈頭上面覆蓋白色紗罩,能發出強光,使燈器更加明亮,燈器的大小依紗罩直徑分為35mm、55mm及85mm等。 臺灣的燈塔共使用過五種發光物:油蕊油燈、白熱燈、電石氣閃光燈、白熱乙炔燈及電燈,目前皆採用電燈作為光源。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待分析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海關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