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綠蠵龜標本

綠蠵龜標本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此件形體完整,包含頭部、鰭足、尾巴、背甲與腹甲。頭部可見眼、鼻孔與嘴部,眼眶內裝有假眼珠,縫隙處有填充之棉花露出;鰭足前端呈扁平槳狀,前鰭足往後,呈滑水貌,後鰭足向兩側分開;尾巴短;背甲平滑,為棕色底,上有淡黃色放射狀花紋;腹甲為淡黃色,其上下端有縫合痕跡,上頭有U型金屬掛勾;體色為深褐色,靠近腹甲處為暗黃色。 綠蠵龜主要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海域,臺灣亦為其重要棲地,其中以太平島與小琉球的族群數量為最多。牠們以大型海藻及海中的海草為主食,體內脂肪累積了大量綠色色素而呈淡綠色,因此得其名。目前綠蠵龜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也受到華盛頓公約之保護。臺灣將綠蠵龜列為第一級保育類動物,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待分析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海關博物館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