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梅山天主公教會

西方的宗教如天主教與基督教自戰後以來憑藉著在日治時期打下的基礎,重新再出發,展現出梅山地區宗教信仰活動的多元與鄉民的活力。就天主教而言,早期是以傳教所的方式進行傳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教堂和神父,其傳教地區是以山區為主。在昭和六年時(1931)在梅山租地興建道理廳,作為教友的教義研習與聚會之所。在民國四十六年(1957)時,當時的樞機主教田耕莘到梅山視察後,決定捐獻籌建聖堂,其位址就在今社教路,並且附設有診所、幼稚園等設施。照片為民國四十六年(1957)亞洲首位田樞機主教至梅山視察,在當時的梅山戲院(中山堂)前留影紀念。天主教在梅山地區的發展甚早,此地的天主教堂內所供奉的「大華聖母瑪麗」神像,是由中華聖母修女會自大陸遷臺後在此設堂供奉,因此梅山的天主教堂後來被指定為臺灣區天主教的朝聖地之一,由此可見梅山地區的天主教會在臺灣區的天主教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俊昌 鍾智誠 馬有成 陳亮州
  • 其他貢獻者
    大半天寮鎮天宮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57年/戰後時期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嘉義梅仔坑老照片
  • 相關地點
    今梅山鄉中山路上圓環
  • 地點名稱
    半天寮/中正大學/鎮天宮/國立中正大學/天主教會/梅山
  • 緯度
    24.5945/23.5581/25.2341/23.5628/25.0511/23.5777
  • 經度
    120.73/120.472/121.625/120.472/121.569/120.55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