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眼林部落自治振興會

昭和八年(1933)四月,臺灣總督府頒佈「部落振興建設綱要」,以部落為一基層單位,大約一、兩百戶為原則,組成「部落振興會」。部落振興會成立的目的在於喚醒地方人民的自知自覺,進而自發性參與社會教化工作,並藉此培養鄉民愛鄉愛國情操,達成振興鄉土的目標。部落振興會社會教化工作包括教育教化的普及、公民訓練、產業振興、道路交通的整備、衛生設施的完備、改善生活革除陋習、以及維持治安等主要項目,當時小梅庄最早設立的部落振興會是在昭和九年(1934)成立的大坪部落振興會,一個月後過山與雙溪地方亦分別設置部落自治振興會。該年度小梅庄各部落自治振興會會員加起來僅有184位,也因為剛成立之故,因此尚無其他成績;至昭和十七年(1942),小梅庄部落自治振興會數已增加至二十個,會員則有2,589位,奉公班144班,農事實行組合數13個,共同耕作地61,037坪。照片為龍眼林部落自治振興會於昭和十二年(1937)十二月十日成立,首任會長為王德發,會員數193位,當時會員數僅次於水底寮、大坪、小梅第一區部落自治振興會。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俊昌 鍾智誠 馬有成 陳亮州
  • 其他貢獻者
    梅山鄉公所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37年/日治時期
  • 作品語文
    日文
  • 全集/系列名
    嘉義梅仔坑老照片
  • 相關地點
    今天嘉義縣梅山鄉龍眼村
  • 地點名稱
    水底寮/水底寮/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過山/梅山鄉公所/梅山/龍眼林
  • 緯度
    22.3883/23.525/23.5581/23.5628/23.2677/23.5849/23.5777/23.9419
  • 經度
    120.593/120.577/120.472/120.472/120.58/120.556/120.558/120.77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