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獅

石獅在傳統建築上作用類似於門神,具有鎮邪除煞的功能,也常被視作招福避邪的吉祥物,外型一般分為三個部分,上段為石獅,中段為束腰,下段為基座,成對石獅通常左邊為雄獅,右邊為母獅,早期雄獅多為開口獅,腳踩彩球或飄帶,母獅造型多為閉口獅,並在腳邊逗弄小獅。新莊地藏庵中前殿左右小門的石獅為重建後所作,正殿後方則保存了清光緒及日治時期的數隻石獅,型態各異,各有趣味。照片中的石獅立於參道入口牌樓前,原是新莊神社的社前石獅,神社拆除後移至地藏庵,基座處刻有「奉獻」及「新莊保甲民一同」字樣,為日治時期作品,受日本風格影響,鼻形較傳統獅高突,一對招風耳前傾,公獅除了腳踩繡球還握雙錢,母獅則是踩著繡球,腳邊有小獅玩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新莊地藏庵二五0年專輯(彭永松,新莊地藏庵管委會出版,新莊地藏庵管理委員會發行);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慶祝建庵278週年專輯(張家麟,新莊地藏庵管理委員會出版,新莊地藏庵管理委員會發行)
  • 撰寫者
    林冠君
  • 貢獻者
  • 創作者
    地藏庵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2/21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