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痕嵐氣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痕嵐氣圖》(館藏編號112-00232)水墨作品,是藝術家楊偉剛於1983年所創作的作品。畫作右上方有題款:「石痕秋水落,嵐氣夕陽沈。癸亥孟春,楊偉剛。」以及陰刻鈐印一枚:「楊偉剛」、陽刻鈐印一枚:「逸雲齋」,左下角也有陽刻鈐印一枚:「逸雲齋」。 《石痕嵐氣圖》透過層次分明的構圖和濃淡相宜的筆墨,展現了自然山水的壯美與寧靜。畫面描繪了群山環繞的場景,遠處的山峰隱約可見,透過淡墨勾勒出朦朧的山勢。中景部分則以茂密的樹林和蜿蜒的小溪為主,樹木的描繪細膩,樹幹粗壯,枝葉繁茂,營造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水流從山間流下,畫面左側的河流形成了自然的動態對比,使整幅作品在靜中有動。畫面中還可以看到簡單的橋梁和遠處的小屋,讓畫面更具可居可遊的意境,也增加了觀者對於自然與人類關係的思考。墨色的運用上,畫家透過濃墨描繪樹幹和岩石的質感,而山峰和遠景則運用了淡墨,形成明顯的對比,進一步突顯了畫面的層次感與空間感。《石痕嵐氣圖》展現了自然景物的雄偉與靜謐,給人一種置身於大自然中的恬靜之感。 楊偉剛,1934年生於中國廣東省揭陽縣,1956年畢業於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是黃君璧的入室弟子,曾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以及全國中小學教師美術比賽首獎。其畫作風格深受黃君璧之影響。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8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