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書贈玉山先生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書贈玉山先生》(館藏編號111-00225)。為一行楷書信,釋文:「余與林玉山先生相交久,相知深襟懷清曠俗塵不染,一生精力集中於畫,為花鳥鱗介走獸人物山水昆蟲無不善盡其態,得宋元人神髓,風格高尚,實非恒人可及,茲以近作付影印,其能傳之久遠信無疑也」。內文大意稱讚林玉山終其一生專注於繪畫,能夠精準掌握其描繪對象神態,所以將林玉山的當時新作影印保存。卷尾題款:「甲辰春二月夷陵馬紹文」。題款處下鈐兩枚, 先是白文「夷陵馬紹文」,再來是朱文「瀞叟」。在此作品中,結體偏寬扁,結字精妙,單一字體內同時具有密不通風和開闊走馬的結構。上下鬆緊對比者如「余」,首兩畫與下方橫畫距離甚遠,此處創造出一個三角形的留白空間,此三角形的高度占整個字體高度近三分之一,而下方最後的撇和捺之間相當明確的帶筆使筆畫之間的空間更加緊湊。左右留白多寡搭配者如「襟」,左邊的「衤」最一開始的點和接下來的橫畫,都向左邊延伸,為字體左半部創造更多的空間,對比之下,右側兩個「木」之間,由於梢粗的筆畫加上墨色的暈染,中間幾乎沒有留白處,「林」、「曠」、「獸」、「影」都使用類似的結構,馬紹文安排結體的鬆緊不規律地出現在規整的楷書作品之中,形成獨特的韻律美感。 馬紹文 (1894-1968),字瀞廬,號懷一齋主,湖北宜昌人,年少時曾向楊守敬(1839-1915)學習,書風發展最初以漢魏風格為基礎,後來學習晉唐書法家風格。曾創辦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培育人才,遷居臺北後從事書畫,與王展如(1894-?)、林玉山(1907-2004)、鄭月波(1907-1991)等共籌八朋畫會,1962年亦加入八儔書會。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