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畫虎稿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畫虎稿》(館藏編號112-00217),為林玉山創作前的草稿圖。圖中可見一頭成虎,以側臥的姿勢,視線往畫面的右側看去,描繪身形流暢、五官細緻,簡潔扼要的線條便能精準呈現老虎自然的神態與充滿氣勢的眼神,可以看出林玉山在寫生方面下過相當扎實的苦功,觀察仔細、透過畫筆生動捕捉老虎的形貌,這是在繪製正式作品前,運用炭筆或炭精筆在紙上描繪老虎大約的身型動作,屬於珍貴的手稿資料。林玉山一生喜愛畫虎,早在1923年首次參加嘉義廳舉辦勸業共進會繪畫部舉辦的展覽,便以一幅虎圖《下山猛虎》獲得入選,戰後時期畫虎更顯筆墨嫻熟凝鍊。 林玉山(1907-2004),本名林英貴,出身嘉義市,父親經營風雅軒裱畫店(今成仁街),從小因家庭環境關係耳濡目染下學習傳統水墨繪畫。1923年跟隨伊坂旭江學習南畫,並與亦師亦友的陳澄波(1895~1947)一同寫生切磋畫藝,1926年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學習,除臨稿外,也進行實地寫生創作。1927年以作品《水牛》、《大南門》入選臺展東洋畫部,與陳進(1907~1998)、郭雪湖(1908~2012)並稱「臺展三少年」。創作風格融合了東方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洋畫的空間感與用色。1951年開始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作育英才無數。在戰後國畫潮流下創作風格改以水墨畫為主,呈現多樣化的繪畫表現。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51~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