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夜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月夜》(館藏編號112-00209),為林玉山創作於1951~2004年的設色作品,作品左下為朱文「玉山」篆書字印。 畫面分為前景、中景與後景,前景由大面積的水景占了畫面幾乎二分之一的比例,運用漸層的渲染加上些許側鋒的乾筆,表現池邊景色及天空月夜的模糊倒影;中景左側有一座涼亭,中間為一座拱橋與池邊地面,橋下以圓點筆法描繪橋墩質感:後景則有假山、樹木與天空中的明月。最左邊高聳的老樹以濃墨表現,椰子樹的樹葉以細筆線條描繪,假山以濃墨勾勒輪廓、乾筆淡墨描寫層層堆疊的肌理與造型,天空則施以淡墨表現月色朦朧的夜景。林玉山《月夜》描繪的古典庭園應是板橋林本源園邸,畫家意圖表現月夜中庭園的靜謐雅緻氣氛。 林玉山(1907-2004),本名林英貴,出身嘉義市,父親經營風雅軒裱畫店(今成仁街),從小因家庭環境關係耳濡目染下學習傳統水墨繪畫。1923年跟隨伊坂旭江學習南畫,並與亦師亦友的陳澄波(1895~1947)一同寫生切磋畫藝,1926年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學習,除臨稿外,也進行實地寫生創作。1927年以作品《水牛》、《大南門》入選臺展,與陳進(1907~1998)、郭雪湖(1908~2012)並稱「臺展三少年」。創作風格融合了東方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洋畫的空間感與用色。1951年開始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作育英才無數。在戰後國畫潮流下創作風格改以水墨畫為主,呈現多樣化的繪畫表現。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51~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