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失落的珠串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失落的珠串》(館藏編號112-00042)版畫,創作技法為蝕刻銅版加松香細點,為陳國展創作於1997年的作品。作品下方為版畫國際通用落款,依序為版次「12/30」、主題訂為「失落的珠串」、作者簽名「陳國展」、創作年代為「1997」、最右側有篆文「展」字印。 畫面右方有一匹三彩馬,馬兒上方則有一群唐代宮女。左方則有一黑一白的馬兒,黑馬由一位西域女騎士駕馭,白馬正低著頭。以後現代蒙太奇的手法將珠串隱喻絲路佛教洞窟所珍藏的文物,下方以白鴿作點綴,背景幽暗而夢幻,充滿神祕感。絲綢之路是今日的西安,一直往西走可以到達羅馬,往南則是通往印度,是古代中國通往亞洲、非洲、歐洲大陸的重要貿易路線,1997年初陳國展隨著精華旅行團走訪大西北作絲路之遊,他體驗了古文明給予的視覺震撼,回國後便創作了一系列千里絲路意象的作品。 生長於二戰時期的陳國展(1937-2024)藝術啟蒙於池振周(1909-1978),從屏東師範學校(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畢業後遠赴臺北向張義雄(1914~2016)學習素描和油畫,在藝術技巧與觀念各方面都奠定下深厚的基礎。創作方面陳國展總從閱讀或旅行中尋找靈感,主張崇尚自然、師法自然,喜愛透過寫生尋覓各式各樣新意的題材。後期受到廖修平(1936-)影響全心投入銅版畫創作,創作的作品不計其數,其表達的意念相當簡樸有韻味,並運用版畫的複數原作特色推廣社會美育,在文化推動方面是臺灣功不可沒的一位藝術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9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