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奈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無奈》(館藏編號112-00017)版畫,蝕刻銅板,作品下方以鉛筆寫有版次11/20,中央題名” 無奈”,右側署有作者名「陳國展」,並標有創作年份2006,最右端則為篆文「展」字印。畫面中央為一個五官變形的閉眼蘋果臉,其左側則為切開的奇異果,後方則有個倒立的三角錐,上方立著一隻青蛙,背景則有著許多飄在空中的氣球與煙火,臺灣形的底座上,覆蓋著許多藤蔓。此作品以超現實的手法,描繪了許多象徵式符號圖像,其主要在反映作者對政治社會的觀察和無奈。變形的蘋果臉長長的鼻子與三角錐上的青蛙,都暗示著謊話連篇的政客,背景氣球與煙火則代表了政客的空頭支票,背景的到三角錐代表著施政的倒行逆施,奇異果的切面上有著同心放射狀紋路,則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團結一心的期待。此作品曾獲得2009年獲中國第11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也至北韓全北道立美術館展出。 陳國展(1937–2024)出生在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客庄,1953年進入屏東師範學校就讀,之後長期擔任美術教師。在求學時,受池振周教授(1909-1978)的影響,開始專注於藝術創作,並持續在藝術創作領域學習與探索,曾向畫家張義雄(1914-2016)學習油畫,也曾向著名雕塑家蒲添生(1912-1996)學習雕塑。1968年開始版畫創作,後與版畫家廖修平(1936-)熟識,向其學習了現代版畫創作技法,版畫也自此成為其主要創作題材。陳國展曾參與臺陽美術協會、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等藝術團體,並長期投身藝術教育。1974年其創作的銅版畫《房客》在第28屆臺灣省省展獲選為第二名,同年銅版畫《僵局》贏得第7屆全國美展第三名,其後作品屢獲大獎肯定,1980至1982年間更是收穫豐碩,以表現民俗趣味的版畫系列作品,連續獲得三屆臺灣省省展之首獎,因而獲永久免審查之榮譽,成為臺灣版畫藝術界的重要創作者與推動者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0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