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潘重規致汪中函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潘重規致汪中函》(館藏編號111-00239),為潘重規寫給學生汪中之信,共用信紙一張。此信紙本身兼具信封功能,因此信紙空白面為書寫區,另一面則印有一張紅色伍角郵票、郵件種類與供書收件人與寄件人資訊之橫線,僅須於信成後對折黏貼,即可寄出。信封一面書:「台灣台北市麗水街卅三巷卅二弄東一號。汪履安教授詧」、「香港九龍美孚新村百老匯街36c 十樓。潘重規寄」,潘氏時處香港九龍,汪中則在臺灣,本信為國際信件,共鈐有五郵章,分屬香港與臺灣二地。 信之內容如下:「履安仁弟足下。昨得手書未審傷踝已痊愈否。念之。安寧歐美加之游。行期定在何日。過港有小留計劃否。規因候巴黎敦煌資料。俟寄到乃能返校。恐須遲至下月初方可成行。匆復不盡。即頌。俪祉。潭福。潘重規頓首。內人小女同候。九月十七日」,潘氏於信中關心汪中之病情,並交代自己的近況,提及因等待巴黎敦煌的資料,所以還未能返校,全信以墨筆行楷書成。另根據信封一面鈐蓋之香港與臺灣郵戳可知,本信寫於1975年。 潘重規(1908-2003),字石禪,安徽婺源人,本名崇奎,小名夢祥,章太炎(1869-1936)易名為重規,以比美唐代之李百藥。早年師從章太炎、黃侃(季剛,1886-1935),深習文字、聲韻、訓詁小學,旁及經子詩詞、《紅樓夢》考證,尤於敦煌學蜚聲國際。潘氏曾任教上海暨南大學、安慶安徽大學,繼而泛海任教香港新亞書院、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即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等。 汪中(1926-2010),字履安,號雨盦,安徽桐城人,為潘重規於安徽大學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之學生。擅詩書,長年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並為國立臺灣大學、東海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等校兼任及客座教授。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