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錄王羲之「孔侍中帖」行書扇面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錄王羲之「孔侍中帖」行書扇面》(館藏編號111-00204)為一書寫在弧形扇面上的行書作品。紙色略青灑金,印有淺褐竹枝梅枝。施印三枚,朱文引首章一枚「閒愁」,題款處下鈐兩枚,先為白文「汪中之印」,後為朱文「桐城雨壇鄉人」。這幅作品書寫在弧形的扇面之上。由於扇面左右張開呈現上寬下窄的圓弧形,佈局和一般行間等距的卷軸冊頁不同,順著弧形角度向內收攏,並且為了避免上下行間間距不同,書寫範圍集中於扇面上半部。釋文如下:「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款識「雨盦」。內文大意為,王羲之已經收到孔侍中的書信,並關心領軍的病情,文中「侍中」和「領軍」都是當時的官職。此幅為汪中臨摹王羲之(303-361年)《孔侍中帖》之作,現存王羲之墨跡,多為唐人臨本或鈎摹本,《孔侍中帖》現藏於日本。此幅為王羲之《孔侍中帖》臨本,卻不流於模仿,在用筆、結字、章法上都有其獨特的安排。筆畫牽連處較清晰,如「且」、「後」、「憂」、「懸」等字。整體保留《孔侍中帖》流暢的運筆,筆鋒更為明顯,帶有王羲之《蘭亭序》用筆韻味。結字瘦長,字距行距較寬,錯落有致,整體秀麗雅緻。汪中在《臨快雪時晴帖扇面》也採用類似的運筆風格、鈐印組合和紙張,可能為同時間所寫的作品。 汪中 (1926-2010),字履安,號雨盦,中國安徽省桐城人,於23歲來台之後,拜入「寒玉堂」溥心畬門下習詩書。長年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後,又受邀至東海大學執掌教鞭。汪中在古典詩文創作與研究上有很深的成就,亦愛好書法,臨習範圍極廣,涵蓋米芾(1051-1107)、張旭 (685-759)、懷素 (737-799)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49-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