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錄崔塗「湘中謠」行書條幅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節錄崔塗「湘中謠」行書條幅》(館藏編號111-00199)為一件行書條幅,內文節錄自崔塗(854-不詳)〈湘中謠〉,釋文如下:「煙愁雨細雲冥冥,杜蘭香老三湘清,故山望斷不知處,鶗鴂(隔)花時一聲」,款識:「雨盦」。下鈐兩枚,先是白文「汪中」,再來是朱文「雨盦」。詩文通過描繪細雨、濃雲、消散的香氣和杜鵑鳥的啼鳴,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憂愁氛圍。此條幅同時展現書法雄和秀的兩種風貌。作品中整體表現較為雄強的字體,如「雨」,平直的筆畫、強力的轉折,塑造偏向雄健的視覺效果,類似風格呈現如「老」、「山」。而「望」則是秀麗風格的代表,整個字都由圓轉的筆法完成,在此字的下半部分,毛筆先在完成上半部的最後一個點之後帶筆至下半部,過程中由虛筆轉換為紮實的橫畫,類似的虛實筆切換也出現在最後兩個橫畫之間,汪中在虛筆處採用較細的線條和飛白用筆,實筆處採用粗線條和較慢的行筆,不同質感的線條轉換搭配圓轉使「望」是此條幅中展現妍麗秀美書風的字之一。風貌截然不同的兩種字體自然的融合在此條幅之中,避免單一風格所造成的視覺疲乏,為觀者帶來更多層次的視覺享受。 汪中 (1926-2010),字履安,號雨盦,中國安徽省桐城人,於23歲來臺之後,拜入「寒玉堂」溥心畬(1896-1963)門下習詩書。長年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後,又受邀至東海大學執掌教鞭。汪中在古典詩文創作與研究上有很深的成就,亦愛好書法,臨習範圍極廣,涵蓋米芾(1051-1107)、張旭(685-759)、懷素(737-799)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49-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