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錄黃侃「高陽臺‧晚經神武門詠荷」行書橫披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錄黃侃「高陽臺‧晚經神武門詠荷」行書橫披》(館藏編號111-00188)。本件作品全文「仙影明霞,夭妝艷水,飛塵不蘸宮溝。羅襪歸遲,凌波空記前遊。西風乍動靈妃笑,誤夢雲猶戀朱樓。試邀他,瑤席乘涼,珠佩臨流。江南舊賦田田句,對金環皓腕,絲䋏輕舟。小別橫塘,天涯重伴嫣柔。紅衣卻向秋前減,算怨懷空付閒鷗。最銷凝,十頃微漣,一片清愁。黃侃高陽臺詠荷。」為汪中行書橫披,由汪選捐贈,引首章鈐朱文圓印「樂」,押角章白文「越國公孫」,落款「雨盫」,姓名對章鈐印朱文「汪中印信」、白文「雨盫長壽」,首字改易原文的「山」字為「仙」字。 章、黃(章太炎、黃季剛)之學早期在台頗盛,至今可謂是傳承有序,影響深遠。黃季剛,原名黃侃,有林尹(景伊)、高明(仲華)、潘重規(石禪)等三大弟子渡海來臺灣,作育國學人才,而潘重規即為汪中業師,早於大陸時期,汪中考入國立安徽大學中文系之時,便始從學於潘氏,1949年國府遷臺,兩人先後輾轉來臺,故又繼續受其教導。因此,此件為汪中抄錄太老師黃侃文句之書作,格具意義,通篇筆調輕鬆,行氣疏朗有致,筆精墨妙,以帖法行筆,輕靈而雅健,神采奕奕猶有雋朗之氣。 汪中(1926—2010),字履安,號雨盦,或自署雨公、愚公。生於安徽安慶,祖籍安徽桐城(古稱龍眠),故亦自署「龍眠」、「雨壇鄉人」,於1949年,24歲渡海來臺,為臺灣著名書法家、古典詩人、學者,長年執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有《雨盦和陶詩·附儒城雜詩》、《汪中書法選》等研究專著、詩文集與書法專輯存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49-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