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臨東漢「衡方碑」隸書橫披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節臨東漢「衡方碑」隸書橫披》(館藏編號111-00185)。為汪中臨摹部分《衡方碑》(東漢,沈樹鏞藏本)的作品,釋文如下:「朝用舊臣。留拜步兵校尉。處師之維」,大意為朝廷任用了之前效力過的老臣,並且將他任命為步兵校尉,讓他在軍中發揮維護秩序的重要作用。款識:「龍眠雨盦汪中」。下鈐三枚,卷首白文一枚「雙安廬」,卷末鈐兩枚,先是白文「汪中印」,再來是朱文「雨盦」。章法佈局平穩,字距和行距皆寬,字距約為字體高度的二分之一。以直行來看,四行行氣皆精準的置中,每個字的中心點都不偏不倚地對齊上下兩個字,例如第一行的「用」、「舊」、「臣」中心的直畫彼此對齊。而橫向上,在畫面的中央「用」的第一個橫畫、「拜」第一組短橫畫、「尉」左半部「尸」的第二畫、「維」之中「隹」雖然用筆不盡相同,但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條長波浪,引導視線隨之流動。汪中的精妙章法佈局的安排,在依照章法書寫的隸書基礎,增加視覺上的趣味性。 汪中(1926-2010),字履安,號雨盦,安徽桐城人,於23歲來臺之後,拜入「寒玉堂」溥心畬門下習詩書。長年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後,又受邀至東海大學執掌教鞭。汪中在古典詩文創作與研究上有很深的成就,亦愛好書法,臨習範圍極廣,涵蓋米芾(1051-1107)、張旭、懷素 (737-799)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49-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