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無題》(館藏編號111-00067)為畫家周瑛在1960年代初期創作的單色版畫作品,技法為木刻,裱裝為掛軸形式,畫面右下角處有一枚鈐印「周」。畫面由厚重方正的黑色線條構成,畫面正中央置頂處為中空的四方形,狀如口字;下方有一排五個大小相間的圓形;左右對稱的方形回紋三面環抱,填滿了餘下的所有空間。雖然整體畫面幾乎被黑色填滿,但畫家在黑色部分製造了許多白色裂紋,讓空間得以透過這些裂紋而流通;畫家細心地控制油墨的濃淡變化,且將塊面的邊角處被磨成圓形,邊線則刻意處理成有著細微起伏的鈍面,讓整體造型宛如古代的青銅禮器,散發著樸拙莊嚴的美感。根據裂痕形狀,推測所使用的版材為甘蔗板。 周瑛(1922-2011),福建長汀人,福建師專藝術科畢業。1948年來臺後任教於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直至退休。早年擅長黑白寫實木刻版畫,受戰後臺灣現代藝術運動影響,1960年代開始嘗試抽象創作,以拓印技法表現木石紋理,發展出帶有東方禪意的現代風格版畫。曾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巴黎中華民國現代藝術展等多項國際展,1970年創立中華民國版畫學會。代表作品為《石之頌》系列,晚年更挑戰出木紋拼貼的裝置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曾於2013年為其舉辦「周瑛畫旅:山外山」並出版圖錄。周瑛家屬於2022至2023年先後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作品與相關創作用具共計162件,期望得以永續保存與運用研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60s初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