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啜飲山湖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啜飲山湖》(作品編號110-00161)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16年所創作的作品。畫面右上角落款為「夏日山林綠蔭濃,和鳴喜鵲應吉祥,啜飲湖山富貴氣,五德雞冠花軒昂。公曆二千一十六年九月丙申八月,石坡黃光男作於臺北竹泉堂」。落款下方有兩枚印鑑分別為朱文「黃」、「光(朱文)男(白文)」,右上印章為朱文「丙申」、右下印章為朱文「竹泉堂」,左上方印鑑為朱文「率性之作」,左下角印鑑為朱文「真善美」,共有6枚印章。《啜飲山湖》為較為平面式的構圖,畫面中的樹幹、喜鵲、雞冠花皆處於同一個平面上,較無前後空間表現。作者用大面積的濃墨表現山林間樹枝茂密、層層綠蔭的景色,並在中間點綴鮮明的紅色、綠色,表現出夏日各類植物茂盛生長。尤其是畫面下方,使用紅色堆疊的雞冠花,為畫面最濃重之處,呈現雞冠花灼灼盛開之式。除此之外,作者特別在畫面中留下三處空隙,並安排 六隻喜鵲休憩於樹枝上,讓整體畫面緊弛有度,將自然美景和吉祥象徵結合在一起,藉由山林、喜鵲和雞冠花的形象,表達出對富貴平安、道德高尚的生活的嚮往和欣賞。此種以大面積黑色包圍小塊框景的特殊構圖法,為作者晚期發展出來獨特的創作語言。 黃光男(1944- )於198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1993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黃光男先後任職於多校美術教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為臺灣重要水墨畫家及藝術教育者。黃光男於1990年代開始嘗試符號象徵、抽象造型、意象構成類型的作品,並嘗試平面化構圖方式。作品融合各家風格,畫作中常融合中國水墨傳統題材及西方繪畫技巧與形式,並勇於實驗、開拓現代水墨風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1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